【美股复盘】做空机会,美联储和市场“开战”,谁可以赢?

一场没有赢家的预期大战已经上演,美联储和市场出现剧烈冲突最后谁赢结果都不忍直视,昨天我们在文章提示大家,多个做空机构,比如 特斯拉

眼下,包括特斯拉和Rivian在内的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应对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,并警告称高成本将持续存在。随着经济增长放缓,以及电池成本高企,电动汽车的需求已经出现“刹车”迹象。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日前在最新报告中表示,未来几年美国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将比此前预期的慢得多。
 
福特已将其最便宜版本的F-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的起售价上调了9%,至55974美元。这是福特自8月以来第三次上调F-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的售价,以应对不断上升的成本以及供应链障碍。
 

【美股复盘】做空机会,美联储和市场“开战”,谁可以赢?

 
福特股价暴跌7%,特斯拉大跌4%RIVN大跌6%

【美股复盘】做空机会,美联储和市场“开战”,谁可以赢?

【美股复盘】做空机会,美联储和市场“开战”,谁可以赢?

 

根据美股大数据 量化交易策略 StockWe.com 继续扫描的海量看跌期权

【美股复盘】做空机会,美联储和市场“开战”,谁可以赢?

【美股复盘】做空机会,美联储和市场“开战”,谁可以赢?

美联储和华尔街之间的严重分歧

说完个股后,我们再讨论美联储和华尔街之间出现的严重分岐:在昨天会议之前,市场的定价已经内化了2024年前降息近7次的预期。

实际上,在记者会问答环节,已经有记者明确提出了美联储和市场预期冲突的问题。

记者问最近市场很亢奋,你上次开完会后,股市上涨了6%。金融市场的提前放松,对美联储的紧缩路径会有什么影响?

我们看鲍威尔怎么回答的:这说明我们现在的紧缩还不够,所以我说继续加息是合适的;我们现在估计,最高利率可能超过5%,但我不能许诺下次会议我们不会提升最高利率预估。

实际上,现在美联储虽然一边在加息、在紧缩,市场却在另一边就已经开始预期美联储利率到达顶峰之后的降息了——这也是目前维持市场在加息周期中的坚挺甚至上涨的预期支撑。但这带来一个问题:市场的提前预期,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联储的紧缩努力。

这么一来的结果就是,美联储需要实现比之前预期更高的利率,才能达成相同的紧缩效果。

然后市场方面,就接着再往后看,往后预期:美联储现在把利率升得越高,以后不就往下降得越狠么?2023年不降?没关系,我预期你2024年降。2024年“不够用〞?那2025年总得降了吧,你早晚也得降吧!

如果美联储因为通胀老是太高,就是不能降息呢?没关系,市场还有一个安慰自己的预期:如果这样,美联储就要把现在2%的通胀目标提高呀…

于是就这样,美联储和市场就“杠上〞了—美联储通过加息想实现紧缩的金融条件和经济条件,以便压低通胀;但是市场就是不听,总是畅想利率“达峰〞之后的美好生活,在很大程度上对冲掉了美联储的努力。

此外在昨天会议后的记者招待会上,鲍威尔重申:“美联储关注点主要在怎么让通胀回到2%的目标,而不是降息!

需要将高利率保持一段时间,历史证明不能过早放松。我要强调的是,只有我们确定,通胀已经进入确定的下行通道后,才会考虑降息。美联储没有预期23年出现降息。〞之后,市场的定价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。

但是市场开始出现大量曲解性解释鲍威尔关于2%通胀目标的表态:鲍威尔现场的话是非常决绝的”现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考虑提高通胀目标。…这种事是一个长期工程〞,结果被市场大量曲解成:美联储打开了提高通胀目标的大门。

这种曲解,只是目前美联储和市场之间巨大冲突的一个表象。在这场预期冲突大战中,不论最后哪一方被证明是错的,结果都不堪设想。

不过我认为美联储老大鲍威尔放鹰。实际上美联储要的是一个持续高位运行的强美元来压通胀,并且保证美债有人接盘,当然了也不能太强,否则自己就空中飞人了。这就是预期管理方式,实际上就是市场与美联储的博弈,双方博弈出一个合适的美元强度与利率水平。

预演美联储和市场大战的几种情景

情景一:大战不断升级。

美联储看市场根本不听自己的预期指引:我现在引导的是希望市场关注和定价利率最终最高会到多高,并在这个高度保持多久;市场现在定价的是:管你最后多高,你最后一定要从这个高峰降下来,我现在定价你最后从高峰降息多少……由于市场抢跑美联储预期引导整整一个”时代〞,并对冲掉了很大一部分美联储的紧缩努力,美联储最终不得不不断加息,市场就越预期越往后,预期你加多少,最后就得降多少。

这场预期拉锯战,最终将导致美联储的利率的峰值大大超出当前的5%……

情景二:市场认输。

随着美联储的决心在预期大战中不动摇—坚持加息以完成2%的通胀目标,市场终于意识到〝胳膊拧不过大腿〞,开始认输——认输的结果就是跟随美联储的预期指引,而放弃对未来降息生活的美好预期,转而定价加息高峰和加息维持多长时间,市场市值遭受暴击(包括但不限于回吐此前定价近7次降息所带来的全部涨幅),继而引发一连串的其他问题甚至是“炸弹”。

情景三:美联储认输。

美联储认输可能有多种方式,特别是发现自己目前的工具和使用力度,无法起到有效降低通胀至目标值、通胀已经高于目标值太长时间之后,美联储真的有可能提高通胀目标,比如说从2%提高到 4%,以减轻紧缩的货币政策,对经济造成的持续压力(美国经济如果因为美联储的紧缩政策,连续数年都0增长甚至是微幅衰退,美联储最终不得不转换政策方式);

另外,由于通胀长期保持大幅高于2%,也会让美联储长期平均2%的目标承诺”不攻自破〞——平均2%的目标意味着,需要在后面的时间里将通胀压到远低于2%,才能让平均数将此前数年的高通胀〝稀释〞。

当然了,美联储要走到这一步,是一个“长期工程”,另外一旦到这一步,通胀反而可能彻底失控,因为美联储的“信誉〞到这种时候已经彻底用完了——你美联储现在可以因为控制通胀失败而提高通胀目标,那接下来还可以继续提高,不是么?这种情形一旦实现,反而会刺激美联储必须大幅、快速加息,就像70年代未一样,用休克式疗法,重拾信用。

总之,这三种可能性情景,任何一种的结果,都是灾难性的。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预期大战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美股投资

港美金融网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86188.com/1758.html

Like (0)
美股 资讯
Previous 2022年12月18日 下午9:28
Next 2022年12月18日 下午9:58

相关推荐